两周前《纽约客》出了这本杂志的首个音乐封面。我们仍然要讲一下 4 月 23 日出版的《纽约客》,因为这次是大卫·霍克尼( David Hockney )的画作制成了封面“路( The Road )”。 Issue of April 2...
两周前《纽约客》出了这本杂志的首个音乐封面。我们仍然要讲一下 4 月 23 日出版的《纽约客》,因为这次是大卫·霍克尼( David Hockney )的画作制成了封面“路( The Road )”。
这期旅行与美食专刊的《纽约客》,封面取自大卫·霍克尼 2017 年的新作《霍贝玛之后的荷兰高耸的树(有用的知识)(Tall Dutch Trees After Hobbema (Useful Knowledge)》。画中,一片绿油油的田野中间有一条延伸到画面远端,终于消失在蓝天之下的道路;道路两侧是高耸挺拔的树木。画作的整体颜色一如霍克尼最著名的那些作品一样明快。
这幅画是对荷兰画家梅因德尔特·霍贝玛(Meindert Hobbema )的《米德尔哈尼斯的林荫道 (The Avenue at Middelharnis )》的重新演绎。《林荫道》是荷兰黄金时代绘画的一幅名作,创作于 1689 年,现藏于伦敦的国家美术馆( National Gallery )。
霍克尼的这幅画,作为新展的一部分,日前在纽约的佩斯画廊 ( Pace Gallery )展出。展览的名字也出奇地长,叫做《大卫·霍克尼:一些绘画(及摄影)[甚至印刷]中的新东西》( David Hockney: Something New in Painting (and Photography) [and even Printing] )。这位老顽童去年刚度过了八十岁生日,伦敦的泰特美术馆、巴黎的蓬皮杜中心以及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他的回顾展。
谈及“反向透视”,就不得不提霍克尼对中国古代长卷画的迷恋。他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The Met )看到了王翚等宫廷画家所画的《康熙南巡图》,大为赞赏长卷画带来的“移动观看”——或曰“散点透视”的视觉体验。以至于他与另一位艺术家 Philip Haas 在 1988 年制作了一部短片,专门介绍这幅长卷画的第七卷以及移动观看(the visual perceptions of a moving spectator,语出去年蓬皮杜艺术中心回顾展的图录)。这部片子叫做《与中国皇帝的大运河一日游,或曰表面即错觉而深度亦然》( A Day on the Grand Canal with the Emperor of China or: Surface Is Illusion But So Is Depth )。
关于散点透视,除了这部短片,他还会对着一个景拍许多局部照片,最后拼起来,作为全景呈现,比如《梨花公路,1986年4月11日-18日,#2》( Pearblossom Hwy., 11 - 18th April 1986, #2 )。陈丹青对此的评价是“初看很佩服,后来不喜欢了……(因为)那是西洋人的小聪明,属于机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