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千万动产,股权变为合资,翼展科技在医疗的下一步要玩儿健康小镇

浏览:8218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1-02 分类:
目前,深耕于人工智能+影像领域的企业大都有两条发展路径:其一是技术驱动;其二是渠道驱动。而今,收入稳定、连续盈利的翼展科技,首次对外融资不算还质押了部分动产,可见创业真的是耗资巨大。

据第三方信息平台显示,2017年9月18日,西安翼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展科技)将其动产抵押给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换取1039.7万元的被担保债权数额,其担保范围和债务人履行债务期限并未公开。

翼展科技成立于2009年5月,据此前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翼展科技获得软银赛富投资;2016年,翼展科技获得经纬中国和北极光的B轮投资,融资规模为数千万美金。翼展科技创始人倪梦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翼展科技还收到了来自美国华尔街投行的投资,他说,“翼展科技也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

与之相对应的是,2016年12月13日的股权变更中,翼展科技从“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变为了“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据行业人士此前介绍,股权结构变为境外的结构后,国内是无法查到其具体情况的,而之所以做这样的变更,好的情况是为了瞄准未来在国外上市。

在翼展此前的亮相中,“8年深耕”、“影像出身”是一直被提及的优势,据报道,翼展科技是中国医疗行业标准(数字影像连通标准)的起草单位,参与起草了“医用诊断X射线影像设备连通性”标准。翼展科技不仅是GE医疗多款产品在中国的代理,还是GE医疗在陕西地区X光射线系列DR、OEC、CT的总代理。

在翼展科技的发展路上,早期,切入医疗影像设备及信息化;2013年推出基于互联网的云诊断平台——翼展云影;2014年,与GE医疗共同发布iDR,成为其软件及云平台战略合作伙伴;2015年,倪梦和他的团队开始专注于医学影像的人工智能,先后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IBM、百度、清华影像研究院、医科大学,以及中华医学影像研究会学会开展合作,同年还成立翼展科技中国影像医生集团成立;2017年,翼展科技计划在数个省份申请和建设第三方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在翼展的官网上,医学影像中心部分共标注了哈尔滨、大连、北京、乌兰察布、呼和浩特、银川、菏泽、西宁、兰州、西安、焦作、合肥、成都等13个地方,其具体落地情况不详,据称,银川是第一家实现落地的,也是唯一能通过公开信息查询到已经落地的。

目前,深耕于人工智能+影像领域的企业大都有两条发展路径:其一是技术驱动;其二是渠道驱动。

前者的竞争优势在于技术的壁垒。目前来看,部分病种(如肺结节、眼底筛查)的算法源代码是在网络上公开的,但是仅有源代码并不意味着算法可以在临床实现应用,还是需要“懂行”的人不断的去进行算法的更新迭代。此外,由于医疗的特殊性,不同的病种也是“隔行如隔山”加之医疗信息多为非标信息,进行跨病种的科研技术难度也很大。

后者的竞争优势在于资源的壁垒。在传统医疗领域的竞争中,向来是“得渠道者得天下”,我国的医疗影像产业发展,从早期的进口一家独大到国产逆势崛起,迄今为止尚没有可以一家独大的现象。“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的竞争也是如此,有产品不一定是大的优势,但是能把产品卖出去,一定是一个优势。

从翼展的发展路径来看,其走的是强资源的路线。倪梦曾公开表示,“我们可以给其他做人工智能的同行提供这样的一个条件,他们可以嵌入到我们的人工智能诊断系统中,变成我们的一部分;或我们也能共同研发,然后产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这都是可以的”。翼展科技官网显示,其已经接入了2000+医院和40000+医疗影像设备。

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共有公立医院12566家,民营医院17153家,按医院等级划分,则有三级医院2286家,有二级医院8118家,有以及医院9461家,未定级医院9854家。

据媒体此前报道,“2016年,翼展科技与昌都地区人民医院达成试点合作,推行“1+1+10”模式,即一个数据私有云,一个区域影像中心,10家县级医院和影像医生支持。”加上翼展科技想要建设的第三方影像中心的地理位置和行业共性(想让医院付费无异于异想天开)可以大致判断,其合作的医院应该多为二级以下的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

再说回医疗影像设备,据某跨国医疗器械厂商的前高管介绍,在医疗器械领域,一个器械哪儿怕要变动一个英文字母都要报CFDA进行审批,更何况是要加载一个系统?并且尴尬的是,在医疗影像领域,还没有企业的辅助诊断系统通过CFDA的认证——这个认证如何批复还没有行业共识。

因此,现有的辅助诊断系统多是在医院试用,并且真正的临床是十分复杂的,不仅需要影像医生的诊断,还需要结合病人的其他信息给到综合判断——这也是现今此类企业的多数的定位为且仅为“辅助诊断”的一大原因。

此外,据媒体报道,翼展科技“创业第一年,就盈利过千万,翼展科技将服务根植在医疗内部,用B端购买和C端付费分成的方式,创建了稳定的盈利模式。”倪梦也说,“翼展是一个连续八年盈利的企业”。

而今,收入稳定、连续盈利的翼展科技,首次对外融资不算还质押了部分动产,可见创业真的是耗资巨大,亦或者说,翼展科技接下来还有大动作?

前路尚不明朗,据翼展科技官方微信公号介绍,2017年11月3日,翼展科技宣布与碧桂园正式创建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产城互动协作、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海外高品质诊断输出及科技医疗项目孵化等方向达成了具体的合作目标。双方还坚定了共同打造科技小镇,升级新型医疗服务的决心,携手深入发展产业融合与特色小镇项目。

这是下一步,去玩儿健康小镇的节奏?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和医改政策纵深发展,我国医疗服务行业也正迎来一个新的升级阶段,即是从“规模”向“价值”的变革。医疗产业与新技术逐渐融合,单纯“走量”的医疗项目不再是投资首选,大量“伪需求”将在消费者“用脚投票”下出局……如何能够转危为安,借力打力,最终在资本寒冬后的2019脱颖而出?

2019年7月25日-27日,亿欧大健康将主办“GIIS 2019第四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峰会以“雁栖健谈——从【规模】到【价值】的医疗变革”为主题,围绕医疗大数据、医药创新、非公医疗和科技医疗四大细分领域的市场环境、投资热点和产业变革等话题展开探讨。与此同时,亿欧大健康将会在3月-4月陆续举办:医药创新产业沙龙(3月22日)、医疗大数据产业沙龙(3月29日)、非公医疗产业沙龙(4月26日)、科技医疗产业沙龙(4月19日)。欢迎大家关注!

活动报名链接: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85